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金色深核|一些对蚂蚁链和BTN的“刨根问底”

2025-01-16

6月23日,也就是正好一周前,笔者参加了蚂蚁链的开发者大会,经过了演讲者的讲解和群访环节的对话沟通,笔者获得了较多信息,因此想借这篇文章为读者把把蚂蚁链的基础逻辑和目前的现状为大家盘点解读一下。

总体描述蚂蚁链,可以说是藏在阿里系庞大的业务系统内,根植于阿里云的技术框架内,却以蚂蚁集团体系为前端,其关联很多业务和产品,算是“赋能型”产品。

其次蚂蚁链也是一个从基础设施到BaaS层产品配置全面的联盟链,并且在其发展过程里,阿里系强大的运营和供应链能力功不可没,毕竟这么多年的企业服务经验,供应链上的资源可以直接打通。

所以当一行媒体同行一起聊到蚂蚁链的研发运营主体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时,我们都一致认为,这个事业群的存在,其权限跨度和业务跨度都比较大,在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能力的同时,非常好的避免了一个问题:区块链被云服务兼并,也就是区块链服务不会只是云服务中的一个组件了,自成一脉。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在表达观点前先说说联盟链和国内联盟链体系吧。

联盟链,是仅对协作方开放的平台型区块链,从场景上看,需要多方协作、从信任侧加快效率的场景都可以应用,从业务上看,非常适合用联盟链改造供应链业务。

国内的联盟链一直在讲究自主可控,也就是自主研发技术,可监管控制风险,且开放运作。国内的联盟链都可以实现如此,但在细节上各有不同。

比如主打资源底层的是BSN,主打开发架构的是CITA,主打金融服务偏向的是FISCO BCOS,主打行业细分的应用的是XuperChain,而主打为自有业务赋能的则是蚂蚁链和京东智臻链。

这些都是一些范例,代表着联盟链虽属于技术服务范畴,但会以需求为导向,会以业务为依托。

不过很大程度上,这些联盟链都可能完成更大的“发展趋势”任务,比如实现互联网业务的可信运作,亦或者解决数据隐私问题等。

当谈到这个思路上,有些联盟链就无法完成了,这需要不仅仅是区块链技术上的能力。需要其他领域的能力更多。

我们可以以蚂蚁链举例。

首先不要被蚂蚁链提供的超多个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看花眼。我们先从分层看。

区块链的资源层上,蚂蚁链有阿里云等一系列的资源层。

区块链的平台层上,还是阿里云、蚂蚁金服的多个细分领域的平台。

区块链的服务层上,在蚂蚁链已有各种各样的场景解决方案。

那我们就大概有个概念了,蚂蚁链利用资源层建链,然后为个业务场景制定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当有建链的需求时可以用蚂蚁链的框架建链,当只是建应用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蚂蚁链,例如开放联盟链。

但这是大概的思路还是定制的技术服务,怎样能针对业务场景融合技术然后实现一些体量庞大的业务呢?

这次的开发者大会发布了一个新的技术服务,叫做BTN,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服务产品的模式去看。

首先先看下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区块链平台技术总监闫莺对BTN的概述。

BTN是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是网络层的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像区块链,尤其是跨链部署、混合部署的稳定性性能问题。区块链是P2P连接的,如果是一百个节点共识,交易大小1KB,在1000TPS的需求情况下,资源的成本费用一年大概是60-100万。上千级、上万级的TPS场景很多,需要承担更多基础网络设施的成本,也就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

BTN会为跨境区块链服务,跨境的机构用区块链技术的方式连接。其应用层的延迟有一半消耗在网络链路里面了。而网络也会经常有丢包。一丢包共识就没过,很难去进行一个很流畅的业务的支撑。

这样听起来会有些技术复杂性,因为涉及到了底层网络通信。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资深技术总监、达摩院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张辉补充了一些小故事。有便于理解。

2018年蚂蚁集团做跨境汇款,当时是做基于区块链的全球电子钱包与银行之间的跨境汇款,开始上线的区块链网络里面会发现在共识之中很多的情况并不是本地的节点硬件问题,而是网与网连接的问题,跨境节点里面有某些特定国家节点,其本地网络对外的公网质量比较差,所以导致经常会这个服务不可用。

如果直接拉根线解决网络问题,成本是非常高的,其次在每个节点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说,每增加一个节点,要在本地相关的网络IP环境配置上面做一些额外工作。随着后来集团整个跨境网络的扩展,必须要有一个技术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BTN。

这也是笔者在开头为什么说赋能业务的原因,为了业务,将蚂蚁链的网络开辟出了一个更高速的网络环境,是如何实现的BTN技术上就不谈了,因为还是解决了点对点通信、跨地域网络通信、通信协议等问题。比较生涩。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更为关键一些,这可能是佐证“如何开展区块链业务的”的答案。

第一个相关于BTN如何接入?闫莺在叙述里表示,目前法兰克福的节点搭建,是因此前有金融合作方而建立的。蚂蚁链的技术人员也对笔者表示,接入BTN,第一原则是有一些固定的开发方式和接入链的标准。

通过查阅文档可知,目前还是可通过蚂蚁链SDK的开发方式接入,而在蚂蚁链国际站页面里还提到了MyChain的组件,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发链的框架。通过现场蚂蚁链技术一号位的回复可知,接入BTN的链要求是固定的开发框架范围内的链,因为要统一标准。在蚂蚁链国际站里提到的是蚂蚁链BaaS的MyChain和Hyperledger的Fabric。

第二个相关问题是很具备时下大环境热度的标签,可信计算或者说隐私计算。

这个标签的意义在于探寻蚂蚁链整体技术思路的边界。

还要得益于蚂蚁集团的供应链,蚂蚁链的可信计算,走的很前沿。

此前,蚂蚁链就发布过摩斯多方计算平台,这是隐私计算的重要技术。而此次开发者大会,笔者在参观展示区的时候发现了2种硬件,第一种是物联网可信终端,第二种是软硬件一体机。

这个部分前,我们要说一说隐私计算。

我们还是以闫莺在的交流答案做背景信息。

闫莺的回复如下:

隐私计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MPC,第二类是硬件的,例如TEE,第三类是技术加密,就是密码学技术。这三种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最完善的商业化很成熟的是加密技术这块,但是在计算部分并不友好(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而TEE是从实验室走出来刚刚进入商业化,向规模化使用进军的阶段,MPC、零知识证明刚刚走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