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梳理区块链5大赛道正在演进的技术趋势
说下近期各个板块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以及未来 6-12 个月可能出现的趋势
整体会分为公链,DeFi(Dex,借贷,Stablecoin,合成资产等),NFT,GameFi,存储几个板块
一. 先说公链
公链的新趋势主要在 ETH+L2,Move+Diem 匪帮,模块化三个类别上
1. ETH+L2
ETH,未来几个月到几年的顺序是这样的
· Merge(预计 9-12 月)
· EIP4488(预计年底或明年初)- 降低 CallData 的费用,把 L2 的 Cost 降个几倍
· EIP4844 - Proto-Danksharding(明后年)- 引入新的交易类型 Blob,替换 CallData,进一步降低 Rollup 的费用
· Danksharding -(2-4 年后)- 相当于 Proto-Danksharding+分片
ETH 啥都好,就是啥都慢。。
2. L2
OP 系
Arb - 深知目前 L2 的痛点,即 - 还是不够便宜,不够快(相对于 Solana 这种 Alt L1 或是 Polygon 这种侧链来说),所以一边筹备着 Nitro 的主网(用 WASM 架构大幅提升性能降低费用),一边上了 Nova(基于 AnyTrust 的侧链,但是有 Rollup 做 Backup,所以比一般侧链安全很多)
Op - 发币是最大的亮点, 再就是最近发布的 BedRock 架构,让未来的多客户端成为可能 - 不仅仅是支持 OP 的客户端,还可以支持 ZK 哟
Fuel - 用了一个 Sway 的新语言弄了个 Swayswap,测试网演示中,速度快到发指,不知道主网上线之后还能不能保持这个速度。Fuel 值得一说的是他用的是 UTXO 模型,众所周知 UTXO 相对 Account 模型有着并发处理的性能优势,但是因为没有共享状态,所以不适合复杂的合约设计,Fuel 用了 UTXO ID + 严格状态访问列表(Strict Access List)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ZK 系
ZK-Sync - 宣布了 100 天内上主网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 Zk-Sync 上面很多 DAPP 是原生的,不是现在的一些 Dapp 移植过去
Polygon - 公布了 ZK-EVM
Starkware - 也是公布了发币的预期,Starkware 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递归 Rollup,可以分型下去做 L3 甚至 L4,做到更高的 TPS 和更低的费用。
Scroll - 刚刚公布了 Pre-Alpha,号称最 EVM 兼容的 ZK-Rollup
Aztec - 弄了一个 Aztec Connect(隐私即服务),终于有了我想要看到的隐私的样子,即现有的 ETH L1 Dapp 可以通过桥接合约与 SDK 去接入 Aztec,从而得到隐私保护。没有流动性分散,也不需要重新部署。
虽然现在的实现很简陋,不是所有类型 Dapp 都可以接入,也很取决于团队的公关合作能力,但这至少是我心目中隐私该有的样子。我从来不觉得我们需要什么隐私币,也不需要一条单独的隐私公链,我们需要的是隐私插件!
最后说两点关于 ZK 和并发处理的
刚看到民道老师发的 Twi,未来几个月 ZK 系大量上线,然后呢?肯定又是 DeFi 三板斧,dex, 借贷,Stablecoin……公链本币+各个 DEX 和借贷项目估计又是大几十个的新 Token 让大家接盘,更要命的是流动性的进一步的割裂,这种割裂目前还无解
LRC 于 Starkware 合作的 DAMM 可能是一个 Solution,但第一这玩意只能整合 ZK 系 Rollup 与 ETH L1 的流动性; 第二什么时候能上没人知道;第三这个方案的复杂性很高,原本单链上的 MEV 就是个问题,现在整合多链,增加了异步性,MEV,无常损失这些东西会变的更加复杂,反正我是很头大……
关于并行处理 - 这个跟后面要说的 Move 与 Diem 匪帮也多少有点关系。
EVM 对性能的一个瓶颈限制就是哪怕再高的 TPS,也是串行的。比如 A 给 B 和 C 同一时间发不同的 Token,在 Solana 上面是可以并行处理的(当然同一个 Token 不同对象也无法并行),EVM 这边就只能串行,不管 L1,L2,只要是 EVM 架构,就没法并行处理
这个算是 EVM 的天然缺陷,想要克服,只能重新设计一个 VM。Arb,Op,Zk-sync,Starkware 都还是继承了 EVM 这个问题。所以理论上最强的 Rollup,可能是一个类似 Solana 架构,然后挂在 ETH 上面的 Zk-Rollup?(既克服了 Solana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又有了 Solana 的 TPS 与并行处理)
唯一在并行处理上探索的 L2,就是上面提到的 Fuel,Aztec 虽然也是 UTXO 模型,但感觉它的 UTXO 设计主要是为了隐私考量,而非并行处理与 TPS
3.Move&Diem 匪帮 + 模块化
本以为 ICP 的上线已经关上了公链的大门,毕竟一个公链从开发到生态繁荣要几年的时间,现在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够了,但在资本魔力下,这都不是事儿……
最近有篇新的十大公链的文传的比较火,新的 L1 未来 1 年又会出来 10 多个,加上新上个 10 个八个的 L2,几十个 L1+L2,这流动性割裂的……Anyway,新公链最火的当属 Move 语言+Diem 团队匪帮的两个,Aptos+Sui
两个基本如出一辙,都是 Diem 原团队出来,都是新的 Move 语言(Sui 魔改了下,但内核还是 Move),都是号称 10 万 TPS+,背后都有 A16Z 和 Coinbase Ventures,都是 20 亿估值,都主打并行处理……有点区别的是 Aptos 有个快速状态同步和账号恢复技术,Sui 是把 Object 而非 Account 作为基本单位,然后引入了为状态存储而付费
怎么说呢,说没创新是假的,但是创新程度感觉远不如 Solana(Solana 是容易宕机,但人家共识,传播机制之类确实是比较独特的创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