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共识层反向扩容新叙事 如何“借用”ETH的安全性?

2025-04-10

作者:David Shuttleworth 

EigenLayer 是一种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协议,它引入了关于加密经济安全的一种名为重新质押(restaking)的新原语。该原语允许 ETH 质押用户选择加入 EigenLayer 智能合约,以重新质押他们的 ETH ,并将加密经济安全性扩展到网络上的其他应用。

因此,EigenLayer 的部分潜力在于它能够通过重新质押来聚合和扩展加密经济安全性,并验证在以太坊之上构建的新应用。

概述

自 Web3 诞生以来,加密经济安全一直是 Web3 面临的根本挑战。从比特币的早期,到以太坊的最新升级以及其他 L1 网络的迭代,建立健壮的加密经济安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与权衡。区块链设计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分散的安全性,在以太坊网络上尤其如此。具体来说,构建在以太坊网络之上的中间件以及非 EVM(以太坊虚拟机)应用负责生成自己的信任网络,这在很多方面都是低效的。引导安全性是昂贵的、资源密集型的,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生成。此外,去中心化的安全网络一旦启动,就需要持续努力来维护和扩展。随着更多应用程序的构建,加密经济安全性在整个网络中变得越来越分散。

EigenLayer 在加密经济安全方面开创了一种新机制,即重新质押(restaking)原语,以克服这些挑战并聚合整个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重新质押(restaking)作为一组智能合约发挥作用,其中质押 ETH 的用户可以重新调整其锁定的 ETH 的用途,以将加密经济安全性扩展到网络上构建的其他应用。也就是说,EigenLayer 为质押的 ETH 启用了再抵押系统。该协议创建了一个选择加入的中间层,在该中间层中,用户同意授予 EigenLayer 额外的执行权,以使其能够有效地重新分配到其他应用上。EigenLayer 的选择加入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为在共识层之上持续存在的抵押 ETH 创建了额外的罚没条件。这有助于促进可扩展的安全性,因为可以引入新的罚没条件来满足其他项目的需求,例如在以太坊之上构建的跨链桥以及数据可用性(DA)层。因此,EigenLayer 可以自由地将重新质押的 ETH 部署到其他应用,同时利用罚没条件来强制执行诚实行为并抑制恶意行为。最终,EigenLayer 的设计允许质押的 ETH 提供超越以太坊本身的验证服务。

共识层反向扩容新叙事 如何“借用”ETH的安全性?

Source: EigenLayer

加密经济安全和去中心化信任迭代

在继续讨论之前,有必要简要讨论一下区块链安全性的当前状态以及 EigenLayer 的设计如何进行应用。比特币的安全模型开创了去中心化信任与安全的首批成功迭代之一。用户有权以安全的方式发送点对点支付,而无需中间方的协调。然而该模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被设计成特定于应用的。这意味着任何建立在网络之上的新去中心化应用 (dApp) 也需要一个新的区块链以及它自己的信任网络。尽管比特币能够成功地建立自己的网络,但生成和维护信任与安全系统的工作是繁重的。对每一个试图在比特币网络上运行的新应用都提出这一要求,这既阻碍了网络的创新,也阻碍了网络的增长。

以太坊引入了一种新的安全方法,显着增强了可扩展性,并克服了许多挑战,特别是通过其模块化设计。以太坊虚拟机 (EVM) 通过利用以太坊区块链本身的底层安全性,使 dApp 能够在以太坊网络之上无需许可地进行构建。该模型的一个特别强大的特性是,它允许开发人员专注于构建创新应用,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构建递归信任网络。以太坊模型还在最底层建立了信任与安全。因此,部署在以太坊上的 dApp 本身不需要任何声誉,而是可以利用底层区块链的安全性进行结算。

然而,以太坊的安全模型并非没有限制。具体来说,不能部署在 EVM 上的 dApp 就不能使用以太坊的结算层。这适用于任何需要自己的主动验证系统 (AVS) 的应用,它不仅包括明显的替代共识协议以及虚拟机(VM)篮子,还包括对以太坊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例如跨链桥以及数据可用性层。

这创建了一个与原始比特币安全模型不同的环境:一个新的主动验证系统 (AVS) 需要引导自己的信任网络来获得安全性,它不能利用底层网络聚集的安全性。它还促进了一个由更小的、碎片化的安全池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造成以太坊安全模型的内在价值泄漏,因为每个新的 AVS 都必然将加密经济安全推入它们自己的独立系统,而不是连接以太坊的基础层。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验证服务不是免费的。验证者必须投入资金以保护网络安全,并为此承担机会成本。资本和机会成本通常是 AVS 最昂贵的成本,通常需要大量补贴(可能是可持续的,也可能是不可持续的))来抵消这些成本。作为回报,验证者必须获得与其努力和风险相称的激励。否则,他们将不会参与。

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碎片化的安全性可以降低攻击成本。由于每个经过验证的系统都负责维护自己的加密经济安全性,因此攻击单个协议通常比攻击以太坊本身要便宜得多。这可以让以太坊的结算层能力变得无效,因为对中间件层的成功攻击可以破坏其支持的任何协议,使基础层的安全性完全无用。

重新质押(Restaking)机制

EigenLayer 的重新质押机制利用了两个基本思想来克服这些挑战,即集合安全性以及自由市场治理。总的来说,这些使得以太坊的基础层安全性能够扩展到任何构建在其之上的协议,而无需考虑其组成(例如 evm 兼容性)。这有助于消除上面概述的效率,并在一些方面创建一个更健壮的系统。

首先,重新质押创建了一个优化的集合安全系统。作为保护以太坊抵押品的质押 ETH ,被重新用于为其他协议提供验证服务。同样,这是通过 EigenLayer 的选择加入过程完成的。一旦用户选择加入,他们就同意在共识层之上施加新的罚没条件,以换取额外的奖励。EigenLayer 通过获取质押 ETH 提款凭证的权利,来执行此操作。此外,参与的验证者授予对他们质押的 ETH 施加新罚没条件的能力。因此,选择加入 EigenLayer 的质押者可以从他们质押的 ETH 中获得额外奖励,而参与的验证者可以从使用其服务的 AVS 中获得额外收入。因此,质押者有强烈的动机去参与重新质押,而验证者也有同样强烈的动机去诚实行事。

其次,自由市场治理的概念允许协议主动控制所使用的集合安全性的数量,同时对所提供的集合安全性的数量给予验证者相同的许可。因此,EigenLayer 为供需决定的联合安全创造了一个竞争性市场。这里的一个关键要点是,验证者不需要在没有代理的情况下提供集合安全性。相反,在向给定的协议提供服务之前,它们有能力确定自己首选的风险以及回报参数集。这允许验证者有选择地选择要引导的协议。一般来说,这会激励验证者追求最有价值的服务机会,并避免不太有前途的协议。因此,EigenLayer 的重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