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跨链桥:设计、权衡和机会

2024-12-25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太坊作为主要智能合约区块链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其他第一层的挑战。多链世界不再是一种怀疑;它变成了现实。随着这些新链得到采用,它们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语言和社区价值将Web3“打碎”,使它变成各种生态系统。

L1市场份额(占TVL的百分比)

跨链桥:设计、权衡和机会

这些生态系统为各自的社区创造价值,但由于缺乏互操作性,使其失去了很多跨链的协同价值。碎片化也导致了部落化的增加,更多的攻击载体,以及更糟糕的用户体验。

为了产业的发展和获得数十亿的新用户,这些链之间的摩擦必须最小化。这是加密桥的主要目标。

本报告将涵盖桥的定义、不同桥设计的分类、不同设计之间的权衡、与桥相关的风险,以及我们对桥生态系统未来的看法。

桥的定义和分类

最抽象的理解,就是桥在两个或多个区块链之间传输信息。桥的主要用处就是把一个区块链上的资产交换为另一个链上的资产。不仅如此,桥还可以用于将数据或消息从源链传递到目标链。目前有超过100个的区块链桥用于在第1层和第2层生态系统之间传输信息。这种日益复杂的情形使得新进入的人很难理解该领域,因此用框架来简化各种设计可能是有帮助的。最近,Arjun Chand创建了一个有用的框架,将许多类型的桥分成不同的类别。我们采用类似的方法对各种形式的桥进行分类。

桥可以根据许多特征进行分类。这包括他们如何跨链传递信息,他们的信任假设,以及他们连接的链的类型。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如何将数据从一个链转移到另一个链。

跨链机制

基于池的桥

为了理解基于池的桥是如何工作的,现在让我们举个例子:一个想要将USDT从以太坊转移到Polygon的用户。用户首先将以太坊版本的USDT存入以太坊上的指定的合约地址(也就是池),并指定该USDT应归属于的Polygon网络上的接收地址。桥使用此信息将Polygon版本的USDT转移到指定的Polygon地址。

基于池的桥机制

跨链桥:设计、权衡和机会

这种设计的一个主要限制是,桥必须在目标链的池中有足够的资产,以便用户能够移动资金。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Polygon的USDT池是空的,存放在以太坊池中的USDT将被“卡住”,直到另一个用户用足够的USDT来补充Polygon的USDT池,并有从Polygon到以太坊进行反向转账的需求。此外,这些类型的桥只允许一种类型资产的跨链转账。以太坊上的USDT,想要在Polygon上换成MATIC,那就只能是在Polygon上收到USDT后完成该操作。

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用户在新链上收到代币后,不需要依赖池的安全性。他们收到的资产是新链上资产的原生版本,因此不依赖于赎回基础资产来维持其价值。这与另一种常用的桥架设计相反:锁定&铸造/销毁&赎回。

锁定&铸造/销毁&赎回

另一种常见的桥使用一种被称为“锁定”或“销毁”的机制。我们将再次使用上一节中的以太坊 USDT到Polygon USDT的例子来描述该机制的工作原理。与之前一样,用户首先将以太坊版本的USDT存储到桥拥有的指定合约地址中,并指定接收地址。这个步骤被称为“锁定”。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种类型的桥在Polygon上“铸造”或发行自己版本的存储资产,并将其记入接收者的账户中。这些被铸造的代币通常被称为“打包”代币,它们的价值取决于最终将它们赎回为源链上的基础资产的能力。当用户想要回到以太坊时,打包好的代币被简单地发送到Polygon上的桥接合约地址并进行“销毁”。这允许以太坊上的基础资产被赎回并发送到指定的接收地址。

锁定USDT到铸造打包的USDT

跨链桥:设计、权衡和机会

销毁打包的USDT到解锁USDT

跨链桥:设计、权衡和机会

由于打包代币依赖于其可赎回性来维持其价值,所以打包资产的持有者面临智能合约的风险。如果源链上的池被利用并被耗尽基础资产,打包的代币将变得毫无价值。这正是最近在Wormhole桥上发生的事情,造成了超过3.2亿美元的损失。

也就是说,锁定&铸造/销毁机制的优势在于,这些桥可以始终允许从源链到目标链的资产转移,反之亦然。这是因为目标链上的桥合约中不需要有一个可用的代币池。这些类型的桥在可扩展性方面具有优势。

原生交换桥(具有去中心化的中介链)